关于回转窑结圈形成机理的说法
关于回转窑结圈形成机理的说法
时间:2020-01-13 10:47:00 来源: 浏览次数:107
在回转窑正常运行中,当窑温和熟料成分特别是其熔体含量和成分稳定时窑皮能不断地自行粘挂和脱落以保持相应的稳定厚度。如一旦矢衡,或熔体含量过多,或窑混偏高,或铁含量显著增大,熔体就可能变得比较稀薄,大量较稀的熔体所包裹的熟料颗粒不再沿转动着的窑壁上移然后下坠,而是十分牢固地粘附窑壁,越来越厚并终于形成结圈。
结圈有时迅速增长,使粘涝性的窑料在结圈后被阻塞而堆高,而且结圈处热量不能正常散发外因,使料温更高,熔体含量更多,圈便结得既厚又长。
回转窑的结围机理,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熔化冻结机理;
表面力使窑料颗粒相互缠结;
细针状窑料颗粒的缠结。
回转窑通常都是以煤粉为燃料,大部分煤灰常以熔体灰滴的方式滴落沉积在火焰末端部位的窑料上。此外,还有飞尘、熟料尘、燃烧气体中的组分以及挥发性组分等,这些物质极易与窑料形成低共熔物,促进熔体形成的作用极为显著。形成的熔体可有效地湿润并粘结周围窑料,当温度下降时,熔体冻结形成窑圈,这是结圈的最本质过程和机理。因此,煤的灰分越高、煤灰熔点越低,硫、碱等挥发性物质越多,促进熔体形成的作用就越强,回转空就越有可能产生结圈。
本文由河南宏科回转窑设备网整理发布,转载注明:http://www.zzhkz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