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窑拖轮歪斜调整法存在的五个缺点

时间:2020-03-16 15:43:34  来源:  浏览次数:164

 

    不论采用上述三种传统的调整法哪一种,回转窑生产线托轮轴线必须与轮带轴线歪斜一个小角度。也就是说,三种传统调整方法中托轮轴线歪斜是基础。托轮轴线一歪斜,必然产生以下五个缺点:

 

回转窑拖轮歪斜调整法存在的五个缺点


    1、轮带与托轮接触不良

    轮带与托轮实际上是两个相接触滚动的圆柱体,只有两个中心线完全平行时才能保持全宽的均匀接触。当托轮调歪之后,使这种接触发生变化,导致接触不均。接触较重的部位,接触应力增大,较轻的部位接触应力减小。在理想状态下,中间大、往两侧逐渐减小,造成接触不良。这就是许多托轮和轮带表面磨成鼓形的根本原因,因为轮带直径比托轮直径大许多倍,一般大3 —5倍。这就是说轮带转一圈,托轮就要转3一5圈。另外,为适应窑体窜动的需要,一般都把托轮设计的比轮带宽出20——70mm,两侧边缘总有一段长度不与轮带接触。因此,托轮基本上都磨成凹鼓形,而轮带表面磨成凸鼓形。一旦筒体温度异常变化,轮带就会窜到托轮所谓台肩部位上运转,这时负荷更加集中,使接触应力过分增大。因此就容易产生压溃、剥落和点蚀现象,严重时裂断等。除此之外,还会加重托轮轴承的径向和轴向负荷,使同一个托轮的两个轴承负荷不均等,容易引起烧瓦、翻瓦,严重时将轴承上盖顶掉或顶坏等事故,降低回转窑的运转率等。

2、滑动摩擦增大

    由于托轮中心线歪斜,托轮与轮带理论上只有一点是纯滚动,其余则是处在既有滚动又有滑动的状态。而且滑动占很大比例,因而滑动摩擦增大。其结果不仅增大了机件的磨损,而巨还增大了驱动回转窑的功率消耗。

    3、接触表面润滑恶化

    阻止窑体下窜的力来自轮带与托轮接触表面间的摩擦,如果要改善表面的润滑状态,就必须使托轮轴向中心歪斜得更大一些。歪斜得越大,上述i和z两种后果就越严重。相反,摩擦系数就小,就会破坏窑体上下窜动的平衡,产生超常的窜动。从这个角度而言,就必须限制轮带与托轮表面的充分润滑。润滑恶化,同样会使磨损增大。

    4、控制困难

    回转窑筒体的上下往复窜动是有严格要求的,既不能过快,也不宜太慢,必须按要求的规律进行。由于影响窑体窜动的因素特别复杂,即使很有经验的托轮工来控制也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所以大多数厂的回转窑不能达到规程的要求。

    5、托轮调整频繁

    回转窑窑体上下窜动的多种影响因素容易导致窑体失去平衡,为保证正常生产,就必须勤观察、多调整。这不仅增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影响回转窑的正常操作。如果调整不当,甚至会经常被迫停窑。

本文由河南宏科回转窑设备网整理发布,转载注明:http://www.zzhkzg.com

{$sitestat}